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,一年上线13套核心系统 | 标杆100
【标杆100】栏目汇集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标杆案例。在这里,您将看到:最典型的行业难题、最匹配的解决方案和最真实的卓越成效。本期,让我们共同走进福莱特集团 ⬇
不堆工程师、不依赖外包,13 套核心系统一年上线,轻量应用随手配置,技术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……
这正是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的数字化实践,用低代码为业务推进修通了“快车道”,也为技术团队练就了自主开发的“真内功”。

福莱特成立于1998年 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商之一
拆解壁垒:
为“修高速”扫清障碍
作为行业龙头,福莱特虽在数字化建设中起步早、基础扎实,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与复杂度提升,也面临一系列挑战。
▶数字化覆盖不足:部分业务环节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。例如,厂区实验室的原材料管理长期依赖纸质记录与Excel统计,上千种原料的检验数据分散存储,导致后续追溯需翻查大量档案,流程繁琐。
▶研发效率受限:Java、JSP 等多种技术栈并存,系统对接时易出现兼容性问题。公共功能复用率低,新项目开发往往需重复搭建基础模块,导致开发周期长、研发成本高。
▶系统管理分散:部分系统为外部采购,部分为自研,OA、财务、人资管理等系统相互独立,缺乏统一管控。员工使用时需频繁切换系统,体验不佳。
2024年,福莱特经过严格选型,最终引入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。在验证阶段,轻骑兵团队与福莱特数字化团队紧密协作,快速搭建了QMS系统核心框架,验证了平台对复杂工业场景的适配性。同时,平台提供的源代码输出与二次开发能力,为福莱特构筑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底座奠定了基础。

轻骑兵提供多种二次开发扩展方式
低代码赋能:
修筑数字化“快车道”
自引入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后,福莱特在一年内相继落地13大核心业务系统,涵盖供应商主数据管理、TMS、MES、QMS、CRM、HR管理、PMS、工艺管理等。
其中,QMS(质量管理系统)成为典型标杆,覆盖5大核心环节、39个细分模块,实现了原材料可视化管理、化验数据自动记录与合规报告智能生成,显著提升了质量管控的精细化水平。
此前,搭建报餐管理等轻量应用需额外采购外部小程序;如今,通过低代码平台简单拖拽配置,即可快速上线。
可以说,福莱特真正构建起了覆盖供应链、生产、销售、人力、质量及行政全环节的数字化矩阵,实现了“从小到大”的业务线上化覆盖。

福莱特开发的发货情况看板(数据已脱敏)
能力沉淀:
练就自主可控“真内功”
对福莱特这样的大型集团,数字化的终极价值不在于系统数量,而在于构建随业务共同进化的 “内源性能力”。
基于低代码平台,福莱特建立了统一的UI/UE设计规范、研发流程标准与系统架构体系,搭建了统一门户平台,实现对多系统的集中管理。
同时将过去分散、异构的技术栈整合为统一、可控的数字化底座,并沉淀了大量可复用组件,为后续开发与管理提供了便利。
福莱特依托现有技术团队与平台能力,已能够自主构建贴合集团个性化需求的应用系统,几乎不采购外部成品软件,将系统建设与演进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福莱特开发的窑炉温度预测大屏(数据已脱敏)
“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解决了我们开发进度慢、成本高、架构不统一等一系列实际问题。”福莱特研发负责人在到访金现代期间这样表示。如今,这家全球光伏玻璃巨头正凭借低代码筑牢的数字化底座,在转型道路上稳步前行,朝着“智能制造”新标杆不断迈进。


鲁公网安备37010102000748号